“而王基如今这个选择,即便一时难以攻克蜀军山上的阵地也无妨,可以慢慢来,水师依旧可以保持实力。”
“反正我军兵力占优,拿下几个营垒只是时间问题。”
“原来如此。”司马昭恍然道,“王都督果然深谋远虑。”
在荆州的那些年,司马昭对王基确实是心服口服。
天边,一朵乌云悄然遮住了日光。
这个时节,天气总是这么阴晴不定。
夏侯献转头问司马昭:“关中那边的战报送来了吗?”
司马昭拱手:“凉州的还未至,雍、秦几路大军已分别送来。荆州这份是加急件,故而臣专门带来呈与陛下。”
夏侯献一上午都在城墙上待着透气,这会儿有些待够了。
“回行辕,明日朕也该启程去襄阳了。”
“是。”
.....
八月二十三日,天子御驾抵达襄阳。
选择坐镇此地,盖因地理之便。
若汉中战场先取的突破,夏侯献便顺汉水经东三郡入蜀。
若永安战场打破僵局,他便南下江陵,之后逆流而上。
凉州就不去了,就算那条路先有结果,也得等汉中大军突破阳安关与之会合后,才能继续南下。
总之此番魏国在各路入蜀路线都有下注,而且兵力都不算少。
狮子搏兔,亦用全力。
这就是魏国的态度。
夏侯献来到襄阳后,行辕并未设在城中,而是选择在城南的习家池。
这原本是后汉初年襄阳侯习郁的私家池塘,因此得名。
亭台水榭之中,使人心旷神怡,仿佛感受不到战争的脚步。
但来来往往的参军、幕僚和不断巡逻的甲士却不断提醒着战争就在不远处。
汉末至魏初这段时间,荆州本地的士族其实是有不少的。
不过在三国分立以后,零陵蒋氏、武陵廖氏、襄阳习氏、庞氏、马氏等,被刘备带入巴蜀。
尤其是襄阳、南郡这种三战之地,土着越来越少。
所以说,尽管习氏在襄阳仍有宗族,但已然不能叫士族了。
习家池虽然没有被充公,实际上也差不了太多。
王昶镇襄阳,就把习家池当疗养院一般,隔三差五就来一次。
天子今坐镇襄阳,亦是看上了这块风水宝地。
不过夏侯献也不白住,他今日特意将习氏家主习远请了过来。
习远哪里敢不抓住这机会,要知道有天子的一句话,习氏子弟说不定就能陆续做官,如此才能慢慢摆脱家族逐渐没落的趋势。
于是他带了一点薄礼,携家中几个较为机灵的子弟,一同前去习家池觐见天子。
呃,总觉得哪里怪怪的。
凉亭外的一块草地,夏侯献在此摆了一个小宴,上来便开口寒暄道:
“朕记得,巨鹿太守庞林的妻子正是出身襄阳习氏。”
“正是。”习远点头,“庞太守之妻是习祯之妹。”
“习祯是君何人?”夏侯献问。
既然要是聊天,他自然是粗浅地了解过一下。
习祯原属刘表,后随刘备入蜀,官至广汉太守。
不过现在已经去世了。
“论辈分,是仆的从叔。”习远道,“不过,仆出自远房支脉,习公应该不认识仆。”
新斋书院